一、利咽汤
宋祚民效验方
芦根15g茅根15g菊花10g板蓝根10g川贝母10g僵蚕10g元参10g水煎服。
本方有清热解毒,养阴利咽的作用,可用于治疗乳蛾,西医属扁桃体炎。
夹表证而有恶寒者,加芥穗6g,淡豆豉10g,麻黄3g;夹表证而不恶寒者,加薄荷10g,金银花10g;高热者,加生石膏15~30g,知母6~10g,或炒栀子3~6g;扁桃体肿大者,加马勃1.5~3g,苦梗6g,牛蒡子6g;扁桃体红赤甚而紫赤者,加丹皮10g,赤芍6g;已化脓或有少量脓栓陷窝者,加蒲公英10g,紫花地丁10g,金银花10g,连翘10g;喉肿痛剧者,加山豆根3~6g,锦灯笼6g;咽干痛者,加青果10g,石斛6g;咽哑者,加凤凰衣6g,或蝉衣10g,木蝴蝶6g;乳蛾只肿不红者,加夏枯草6g,橘叶10g;大便秘结者,加瓜蒌10g,元明粉3g(冲服),或用生军1.5~3g用开水泡兑服;余热不净,或有低热者,加天花粉10g或玉竹10g,骨皮10g。
二、清蛾汤
乔鸿儒效验方
金银花15~30g连翘10g黄芩10g板蓝根15~30g生地18g玄参18g麦冬赤芍丹皮桔梗牛子各10g荆芥薄荷各6~10g甘草3g此为成人量,儿童酌减。上药用水浸泡透,第一煎沸后8~10分钟滤出,第二煎沸后20~30分钟滤出,混合后分2次服,儿童可作2~3次服。一般日服1剂,重症2日服3剂。
清热解毒,疏风消肿。治疗儿童、青壮年风热乳蛾,即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初发或反复发作者。
热毒不甚,发热轻者,金银花、板蓝根可用小量;内热伤津,虚火上炎者生地、玄参、麦冬用量不可少;若阴虚不明显而风热为重者,养阴药宜减量,以免滞邪;暑令挟湿者,去养阴药加香薷芳香化浊,亦有利于退热。
三、加减升降散
朱进忠效验方
蝉蜕10g僵蚕10g片姜黄10g大黄3g桔梗10g薄荷10g水煎服,一日1剂。
解表清里,表里双解。治疗素有积热,外盛风邪,咽喉疼痛,发热哮喘,便秘,舌苔黄燥,脉浮数者。
热较甚者,加银花10g,连翘10g。
四、清咽解毒汤
吕同杰效验方
生地30g元参24g麦冬30g黄芩15g板蓝根45g白芍15g丹皮15g蝉衣15g薄荷6g甘草6g山豆根15g桔梗9g牛蒡子15g浙贝15g水煎2次分服,日1剂,病重者可日服2剂。急性扁桃体炎、咽炎等一般1~3剂即愈。小儿或年老体弱者酌减剂量。
养阴清热,泻火解毒,消肿止痛。治疗急性扁桃体炎、急性咽喉炎及白喉等。
素体阴虚、起病急骤者,多属虚火上炎,可加肉桂2~3g以引火归元;若脾胃素虚、不耐寒凉者,也可稍佐肉桂或干姜。
五、加减普济消毒饮
王国书效验方
银花15g连翘15g黄芩10g黄连10g玄参10g麦冬15g桔梗10g甘草6g马勃6g射干10g薄荷6g牛蒡子10g板蓝根15g大青叶15g水煎服。
疏散风邪、清热解毒、消肿散结。治疗风邪疫毒、热邪上攻的急性扁桃体炎、急性腮腺炎、大头风瘟等。
六、散火清厢汤
耿鉴庭效验方
粉葛根9g苏薄荷5g淡豆豉10g枳壳9g甘草4g赤苓10g磨金果榄5g蚤休10g陈萝卜缨12g加水ml,煎成ml,不宜多煎,一次服完。二煎与头煎同法,间隔6小时左右再服。
本方有散火清咽的作用,可用于治疗喉蛾腐破(或咽关红肿破皮),发热少汗,头痛口渴,脉象滑数,舌苔腻厚等症象者。
若一服得汗热解,可去豆豉;痰多肿势重者,加贝母;咽干者,加玄参;脘闷苔厚者,加生山楂、郁金等;里热重者,加雪里青;心火旺盛,小便少者,加灯心;咽部红盛者,加赤芍;不腐者,去蚤休。
明德初心仅作为学术分享使用,如有不当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
免责申明:非专业人士请勿试药,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。
探生命之理究自然之源
○
○
中医
中药
公益
干货
学习
临床
生活
请留下你指尖的温度
打破思维的束缚
尽情遨游
记得这是一个有温度的
本文编辑:佚名
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://www.jindenglonga.com/jdlyl/6072.html